陕北信天游“唱响”“苏超”联赛展馆上演文化交融好戏多宝体育- 多宝体育官方网站- APP下载
2025-11-05多宝体育,多宝体育官方网站,多宝体育APP下载11月1日,在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(以下简称“苏超”)的展馆内,一股来自陕北黄土高原的风情,正与江南水乡的活力激情悄然碰撞,吸引着众多球迷与市民驻足。
展区一角,火红的剪纸作品在白色展板的映衬下格外夺目。但细看内容,既有传统的“福”字或生肖,也有一个个灵动矫健的江苏省十三市的足球联赛吉祥物,以及此次联赛的吉祥物……刀刃在红纸上游走出的,不仅是精湛的技艺,更是一段跨越千山万水的苏陕协作情谊。
175天,85场比赛。11月1日,火热的“苏超”迎来了大结局。赛场内,球迷的激情汇成沸腾的海洋,球员的身影如风般掠过绿茵;场外展台上,那些从陕北高原远道而来的红色剪纸,正以它独有的沉静与炽烈,将赛场上瞬息万变的动态,永恒地镌刻在方寸纸间。剪纸作品“苏陕一家亲共筑山海情”作为江苏宝应县和陕西定边县共同推出的文创产品,受到了广大“苏超”观众的热情点赞。
现场最忙碌的,要数来自定边剪纸工厂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侯志萍。她身披红色剪纸样衣,正现场演示剪纸技艺。一把剪刀,一张红纸,上下翻飞间,栩栩如生的图案便跃然纸上,引得围观的人们一阵惊呼。“这次我们为江苏城市足球联赛专门创作了一个系列。”侯志萍介绍道,指尖还沾着些许纸屑,“我们就是想用我们最乡土的语言,讲述最运动的激情。”
这场跨越千里的文化邂逅,始于2017年江苏宝应县与陕西定边县携手共进的“山海情”。自建立对口协作关系以来,两地在产业、人才、文化上交流频繁。如何让定边的非遗技艺走出陕北,在江苏的土地上生根发芽,一直是双方探索的方向。“文化交流是增进情谊最好的桥梁。”扬榆协作宝应县对口帮扶定边县联络组相关人员说,“我们考虑,不能只是把剪纸当作艺术品‘请’过来,更要让它与江苏的本土文化、百姓生活产生连接。这次城市足球联赛就是一个绝佳的契机,让静态的非遗‘动’起来,参与到江苏人民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中来。”这个想法让所有人既兴奋又忐忑——陕北剪纸多以传统吉祥图案为主,要转换成现代体育符号,难度不小。
定边县扶贫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接下了这个任务。郭峬坦言,创新过程并不轻松:“我们的剪纸艺人熟悉的是传统的吉祥图案,突然要创作与足球相关的题材,大家都有些无从下手。”
定边县扶贫产业公司迅速组织技术骨干攻关。“最难的是把吉祥物的线条转化成剪纸语言,再进行染色。”侯志萍说,“我们试验了十几种表现手法,才找到既保留原貌又体现剪纸韵味的方案。”
“我们花了一个多月时间,设计加制作前后修改了十几稿。”侯志萍说,“最难的是如何用剪纸的镂空语言表现吉祥物的动态。最后我们从皮影戏中获得灵感,用流畅的线条勾勒出吉祥物,最后再进行染色,效果出奇地好。”
在距离江苏千里之外的定边县剪纸工厂里,42岁的闫彩虹正和工友们一起赶制一批新的剪纸订单。“以前就在家种几亩地,看天吃饭,一年到头挣不了几个钱。”闫彩虹声音里带着朴实的笑意,“自打五年前来了这个剪纸工厂,生活一下子有了着落。现在一个月稳定能拿到三千多块,关键是离家近,能照顾家。”闫彩虹边说边熟练地转动着手中的刻刀,“最重要的是,我觉得自己做的事有了价值。想到我剪的作品在江苏的展馆里被那么多人欣赏,心里特别自豪。”闫彩虹口中的剪纸工厂,正是定边扶贫产业公司推行“国企+传承人+贫困户就业”的生动实践。
“目前剪纸工厂已直接创造就业岗位90多个,间接带动200余人参与相关产业链,人均年增收2.5万元。”郭峬说,“在我们这里务工的都是女性,她们经过培训后上岗,实现了‘守着家、抱着娃、剪着纸、养着家’,她们的剪纸作品售往全国各地,不仅为我们打开了新市场,更重要的是给了艺人们文化自信。”
2017年以来,宝应以“真金白银”和“真招实策”赋能定边特色产业,累计引进江苏及东部企业16家,总投资13亿元,带动近2万名群众增收。定边剪纸、荞麦等特产通过展销走向东部市场,销售额突破1.1亿元,惠及群众1.5万余人。
从黄土高坡到江南水乡,从农家窗棂到城市展馆,陕北剪纸的这次“旅程”,是苏陕协作从单纯的资金帮扶,向产业合作、文化交流深度融合的缩影。扬榆协作宝应县对口帮扶定边县联络组相关人员介绍:“定边剪纸为我们本已火热的足球赛事增添了一抹独特的文化亮色。未来,我们计划将这种合作常态化,不仅限于展览,还可以开发一系列剪纸元素的文创体育产品,让非遗真正融入消费市场,反哺定边的产业发展。”
如今,宝应的“鱼米之乡”经验与定边的“黄土高原”资源碰撞出璀璨火花,这场跨越山海的“双向奔赴”,正在黄土高原上续写新时代的“山海情”。(来源:扬榆协作宝应县对口帮扶定边县联络组)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
